财政扶持。设立专项财政资金,鼓励创优创标,对获得“鲁班奖”“国家优质工程金奖”及其他省部级工程质量奖的本地总承包单位分别给予50万元、40万元和20万元奖励;对获得国家、省和滁州市级安全文明标化工地称号的本地总承包单位分别给予10万元、5万元和2万元奖励;对荣获国家级、省级“守合同、重信用”的本地企业,分别给予10万元、3万元的一次性奖励。截至目前,共2家企业获得滁州市各类奖项2个,奖励金4万元。
科技助推。鼓励科技创新,计划建立建筑业科技研发中心,积极采用“四新技术”,主动申报省级工法、国家级工法等专有技术和技术专利,提高建筑产业的科技水平;重视人才引进,支持建筑企业与高等院校共建创新创业载体,培养引进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,按照每人8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培训补贴,对取得国家职业资格中级工、高级工、技师、高级技师分别给予每人次500元、1000元、2000元、3000元的培训费。目前,14家企业共有专业技术人才460人,发放补贴10万元。
优化管理。开展信用分管理、安全文明施工、质量管控等知识培训200余人次,帮助解决企业存在问题26个,指导企业进一步完善制度、规范运行,提高市场竞争力;实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差别化管理,对连续一年、两年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建筑施工企业,当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减按50%和40%收取,连续3年以上未拖欠的免缴保证金。今年以来,全市共5家建筑业企业对外承接工程项目11个,合同价5.53亿元,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1100万元,2家企业减免缴纳保证金230万元。